6月23日,上海大学与Creaform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共建“医疗3D数字化联合实验室”,我作为医学代表之一,应邀参加了签约仪式。
来上海6年,待在校园的时间不算短,但对上海大学还是比较陌生的。偶尔被身边人提起,也是源于医学圈曾经流传的一个段子,据说上海第二军医大将与上海大学合并,变成上海大学的医学院,听闻此消息二军医大的师生已哭晕。虽然只是个玩笑但与现实也有几分符合,比起复旦、交大、同济等诸多名校,上海大学的光芒的确不那么耀眼。
但参加完签约仪式,对上海大学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产:Creaform形创中国。
学、研: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市区级多家医院。
上海大学与Creaform公司合作始于2014年,当时上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正在开展一个本科生的科研项目,是关于康复支具研发方面的,需要采集学生志愿者四肢的一些测量数据,一般常用的方法是CT扫描。
但项目负责人考虑到CT存在安全隐患,有射线辐射问题,而且上海各大医院均人满为患,联系起来不太方便。他想找到一个安全快速的扫描方式,于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Creaform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3D工程服务的公司,能够提供无创、便携的人体部位扫描测量解决方案,而该公司在上海刚好有分公司,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主动联系了Creaform上海分公司--形创中国的研发人员。
没想到公司负责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在Creaform研发人员热情耐心的帮助下顺利的完成了数据采集,也为日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此项目的合作涉及医学领域,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家医院也参与进来,渐渐形成了产学研医合作平台。共建“医疗3D数字化联合实验室”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加拿大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以及加拿大驻华大使参赞纷纷到现场致辞祝贺。
以康复医学领域义肢或康复支具制作为例:
(1) 应用便携式的3D扫描仪,不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都可以快速的完成病人身体部位数据的采集。
下面的视频是见证奇迹的时刻,通过3D扫描仪,一个前肢和手的数据采集居然在1分钟之内搞定,叹为观止!
(2) 将数据上传实验室,工程师通过相关软件完成个人义肢或康复支具的设计。
(3) 义肢或康复支具模型设计好之后,选择生物相容性材料,进行3D打印,然后给病人安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定制。
可以预想,不久的将来,在康复领域,繁琐累人的传统石膏注模的方式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场签字仪式见证了一所联合实验室的诞生,见识了医疗领域的3D数字化技术,然而这并不是所有意义。
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个声音不停在我耳边环绕:城市比大学排名重要。
如果不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本科生怎么可能有机会参与这么高大上的科研项目?别说本科生,就算硕士、博士研究生有时候也没机会接触到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的项目。
视频中穿白衬衣的男同学,一直跟进这个项目,完成了研究生教育,毕业后顺利留在了Creaform公司,在这个领域继续深耕,为推动医疗3D数字化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想不能是从就业角度,还是自我实现的角度,他找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他应该很感激学校提供的这么好的平台。产学研这个概念提出来很多年,但象上海大学搭建出的这么完善的平台,真心不多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上海大学老师们的美好设想----大学、医学、企业多方合作根本无从谈起。也只有真正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才能体会自己的设想一步一步实现,那种美妙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